首页 > 高教评论 > 正文
刘国瑞:切实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根本上讲要靠教育、靠科技、靠人才。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陈宝生部长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工作要全面进入党的十九大的时间频道、思想频道和行动频道,精心设计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施工图”,抓质量、抓公平、抓改革、抓开放,首要重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

从辽宁来看,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辽宁全面全方位振兴的迫切需求,也是辽宁高等教育重塑辉煌的必由之路。谋划好、实现好新时代辽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坚持”,把握好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方略;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的“四个短板”,找准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立足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要求,探索教育与经济社会双向协同发展的思路。

一、推动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是关键。高质量发展要以发展方式转变为前提,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系统推进高等教育理念、制度、模式和动力的变革;要贯彻落实省政府领导提出的要求,“面向辽宁振兴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型发展,加快推进高校体制重构、学科重建、优势重塑,抓住重点、培育亮点、彰显特色,走集约型、内涵式、特色化的办学之路。”

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供给侧改革是重要抓手。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既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新体现,也是高等教育发展逻辑的新演进,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共同的语境和目标追求。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要放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宏大语境中来把握,把理念创新作为深入推进改革的前提,把战略转型作为实体,把模式转型作为深化改革的核心,把制度转型作为深化改革的保障;将立足当前与面向未来、结构调整与质量提高、通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全面提高与突出重点、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既要向所有高校传导供给侧改革的压力,又要区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科学施策、分类推进;既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又要尊重规律,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坚持把人才培养始终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动服务和主动需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高等教育支撑振兴发展能力不足,固然有高校发展理念、办学模式方面的原因,但因外部体制机制因素导致的需求有效性不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南方一些省份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新的智力和人才集聚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营经济和合资、外资经济高度发达、体制机制灵活、多元需求旺盛、就业领域广泛。推进我省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既要增强供给主体的活力,也需要有效引导需求,特别是要通过推进经济供给侧改革和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发展,增强经济主体对科技和人才需求的主动性;通过完善用人制度等措施,有效引导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

二、推动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补短板、强弱项

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突出体现在“四个短板”和“一个薄弱”上。促进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扭住短板、抓准问题、精准发力。

一是破除思想观念短板。要针对一些高校保守、封闭、等靠要思想观念比较浓厚,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浓,创新性和开放性不高等问题,着力强化战略思维,提高全局意识、前瞻意识、风险意识;强化法治思维,全面提高依法治教、依法办学的意识;强化市场思维,提高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成本意识。

二是破除体制机制短板。要针对放管服改革不够协调,强政府弱学校、项目化、工程化管理思维等现象还普遍存在,从管理向治理转变还有较大空间,教育治理中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还有待加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多元投资体制不完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举办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障碍;深化融合发展,在营造产教、科教双向互促互动发展良性格局上统筹推进改革;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加强对优秀民办院校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走国有民办之路,开创民办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建构公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提高省统筹区域内教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和完善扶重、扶弱、扶新、扶缺相结合的资助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科学控制绩效考核的适用面和适用效度,增强其正向激励效用。

三是破除结构短板。要针对高校普遍缺乏办学特色,同质化倾向突出,与社会转型需求适应性不强;现代教育体系还不够很完善,本科的拉动和支撑作用乏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学科专业比重较大,不能满足战略新型产业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的需求;继续教育发展薄弱,不能适应老龄化、城镇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等问题,着力推进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力度,特别是要大力加强新工科建设,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工科院校;积极应对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挑战,积极拓展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教育模式;大力支持东北边疆史、东北民族史、红山文化、老工业基地文化等的研究,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文科院校或学科专业。

四是破除开放短板。要针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不高,领域不广,实效不高,高水平合作少,实质性的合作少,战略性的合作少,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尚无突破性进展;教育开放与经济开放的协同性有待提高,教育在东北亚开放合作中的定位与思路有待明确等问题,着力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把打造东北亚区域教育开放合作高地作为新的战略目标,与“一带一路”建设、东北亚开放合作、辽宁自贸区建设等统筹谋划;积极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在沈阳、大连地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分校;紧密结合我省推进建设“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大通道、境外工业园区以及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一批针对性强、特色明显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五是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支撑条件较弱问题。要针对经济长期不景气,财政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的能力不足等问题,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论述,切实把教育作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先手棋,坚定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心和信心;根据我省财力改善状况,逐步提高生均定额标准、加大专项拨款和绩效奖补额度;调整公办高校学费收取标准,进一步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完善高校吸纳社会资本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支持省属高校成立全国性私募基金会,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直接用于学校事业发展有关项目。 

三、推动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创设有利于大学保持动态平衡的环境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是大学。而判断一所大学是否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不仅仅要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要看基于学术逻辑的进步;不仅仅是政府的评价和社会的印象,也包括师生的自我感觉和心理认同。

大学正面临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艰难的选择。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困惑,诸如:如何处理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尊重大学本质使命、“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学科高峰打造与教学中心地位落实以及加强绩效管理与尊重教育规律的关系?等等。展望未来,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仍将处于深度变化之中,特别是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催生社会组织、产业业态以及学与教的革命性变革,必将给高等教育外部关系带来更大的影响。应对复杂变化,高等教育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在大学的变与不变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大学必须在适应社会变革上保持灵活性。无论我们多么留恋,大学已经不可能回到过去。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大学都将继续发生着新的变化。大学必须继续扮演好高深知识探索者、传播者的角色,在成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发起力量的同时,适时实现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大学必须积极应对信息技术的挑战,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更加灵活的手段,努力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必须在恪守本质属性上保持不变的定力。大学是“学问之府”,是知识的“加工厂”,是社会的“风向标”和“良心”,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站”和“发动机”,无论社会赋予大学多少责任或压力,在根本上,大学是加工、传播、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学的基本职能,其他所有的职能都是这一职能的延伸。大学要始终追求卓越,始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始终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力量。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大学只有恪守追求高深知识的职责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延续千百年来的生命和创造新的辉煌。

在日益复杂的变革时代,大学必须具备变的活力,亦应保持不变的定力。变是为了发展,为了超越。不变是为了坚守,为了存在。不断寻求变与不变的新平衡,是大学面临的永恒课题。

四、推动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通过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夯实科学发展的支撑基础。

一是教育行政管理者和学校领导者要有“大格局”。在是否重视、依靠和发展教育科研问题上,地区或高校之间的差距,既有理念上的原因,也有制度实施中的因素。从理念上讲,一些领导者或管理者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认识不够深刻,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对经验管理的效用认识过高。从制度实施上讲,在有关教育决策方式是否科学、决策风险评估机制是否健全和决策失误问责机制是否有效等方面,执行不够严格,一些地方决策者随意决策的成本代价太低,往往一句“交学费”了就可以解释一切。对教育科研的重视程度,表面上看是工作领域的布局问题,但实质上是管理理念、管理方式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指出:“进入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迫切需要教育科研更好地探索规律、破解难题、引领创新。”这一论断,清晰地指明了教育科研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各级教育管理者应切实提高对尊重规律、探索规律和运用规律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做到在重视上真情实意,在投入上真金白银,在发展上真招实策。

二是教育科研行业系统要有“大胸怀”。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科研体系中,除少数单位外,绝大多数教育科研机构是以服务教育实践发展为己任的。也正是因为缺少学科和学位点的依托,这些机构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必须意识到,建设学科与服务决策同样重要,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同重要,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同样重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同样重要。“要坚持和发扬学术民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只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教育科学才能产生应有的影响,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应有的发展。

三是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有“大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要树立“家国情怀”、忠诚职业操守、恪守职业道德,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对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聚焦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回答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治理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勇担总结实践、提炼经验、发现规律的重任,勇担破解难题、咨政建言、推动实践的重任,勇担讲好中国故事、凝练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任。

(作者:刘国瑞,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