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所动态 > 正文
高等教育研究所举办第八期“辽大高教论坛”

2024年5月24日,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联合外国语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在励行楼501成功举办“人文与教育学科质性研究方法专题工作坊”。活动特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淑玲副教授、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学院王志明博士为主讲嘉宾。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少媛研究员、外国语学院院长刘熠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赵春秋副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曲艺博士分别主持不同阶段的活动。高等教育研究所、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全体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以及来自沈阳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部分校外师生参加了活动。

工作坊活动围绕四项主题展开,即如何提出质性研究问题“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访谈法”“如何分析质性资料”“质性研究的写作与发表”。陈向明教授、江淑玲副教授、王志明博士分别为与会人员做了精彩专业的指导与培训。

第一主题是“如何提出质性研究问题”。陈向明教授重点围绕“什么是质性研究、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问题”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质性研究方法。陈向明教授强调,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问题)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期间,陈向明教授以曲艺博士所提出的“为什么非师范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为例分步骤详细讲解了如何将“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指出好的质性研究问题是具体的、有情境且有意义的,同时融合了个人关怀和公共关怀,并兼具延展性。在做质性研究的过程中,不能停在描述层面:只关注“事”而不关注“理”,停在解释层面,只顾讲故事而缺乏深入分析,或是停在做事层面,只关注结果和过程而没关注结构和机制,又或是停在调研层面,只关注政策效应而价值前设太重。最后,陈向明教授总结到,要有问题意识,才能提出“真实的问题”。方法和理论不是独立的,方法是针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定现象的理论,二者都是工具,其目的是澄清观念,简化程序,解放而非限制想象力。

7DB0C

第二主题是“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访谈法”。王志明博士主要介绍了作为质性研究资料收集方法之一的访谈法。她指出教育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强调从多种渠道获得数据,并且从多种视角解释数据,不仅要注意思考事情是因何发生,还要更多注意是怎样发生的。研究中不应该只依据某种单一的数据资源,而是要针对复杂的问题和事件,搜寻各种各样的看法。王志明博士还强调,在访谈倾听的过程中要从行为层面、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听,坚持不轻易打断对方以及容忍沉默的原则,选取合适且恰当的访谈方法。王志明博士通过两个生动形象的案例,指出在访谈中要充分了解受访者的所思所想、生活经历和个人感悟,设计更多的开放性问题,让受访者在访谈中重构他们的经历,探究经历对他们的意义。最后,王志明博士总结了设计访谈提纲需要注意的要点。

第三个主题是“如何分析质性资料”。陈向明教授详细介绍了形成理论、资料分析、个人评论等内容,并分享了多种质性研究方法。在分析资料部分,陈向明教授分别介绍了填写接触摘要单、撰写备忘录、类别法和情境法四种分析方法,并列举实例展示了完整的资料分析系统化过程,并引导师生进行贴标签发现类属的实操,并绘制脉络图。报告最后,陈向明教授通过阐述分析过程中直觉与理性对话的重要性,强调类别法与情境法可以结合使用的,研究的直觉产生于深广的理论阅读与反复的资料熟习间,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及时调整研究方法,才会有厚积薄发的灵感。

1908E4

第四个主题是“质性研究的写作与发表”。江淑玲副教授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同学们对质性研究写作的思考,并通过具体案例和问题的导入同与会师生展开深入讨论。在场师生分组进行了模拟访谈和实练,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期间,江老师回顾了自己从硕士到入职期间的论文发表经历,并分享了长期以来论文发表的经验,鼓励同学要带着问题意识的眼光去发现真实问题,以及长期研究的决心,对真实问题做出有创新且有价值的阐释。

通过本次学术活动,与会者深入了解了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质性研究问题、质性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技巧以及质性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策略,更重要的是,师生们在互动交流中深化了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此次质性研究工作坊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也为今后师生进行质性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方法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