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教评论 > 正文
唐卫民:教师学校认同与高校发展 ——基于辽宁省部分高校的调查

教师学校认同是指教师从心理上对高校的教学及环境、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及学校整体的认可程度。教师学校认同度高,则教师凝聚力强,教师队伍稳定,高校就能够高速有序地发展;反之,学校认同度低,则教师精神状态萎靡,工作效率低下,教师队伍不稳定,高校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

一、研究缘起

1.辽宁省建设高等教育强省任务艰巨

辽宁省高等教育在全国一直位列大省之位,据教育部2019年6月15公布的全国高校名单统计得出:辽宁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5所,在全国排名第10位,其中本科院校64所,在全国排名第6位。但是,从入选世界双一流高校的数量和第四轮学科评估入选高校数量上看还有很大差距。世界一流大学辽宁省只有2所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仅有4所高校入选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辽宁省高校在七个学科大类中,共入选一级学科数量224个,其中入选A级别的学科只有14个,同时入选的224个一级学科最终落在31所高校中,其中,入选学科20个及以上的高校仅为3所,入选学科10-19个的高校3所,入选学科为5-9个的高校12所,入选学科1-4个的高校13所。可见,辽宁省建设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任重道远。而其中提升学科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在于高校的专任教师质量,在于高校能否具有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2.辽宁省高校教师流出现象较为突出

在与部分省内高校教师的接触过程中,常能听到部分教师抱怨工作压力大、学校管理不科学等,这种抱怨情绪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与积极性,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工作的主动性与投入会大打折扣;加之由于辽宁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教师薪酬待遇等方面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势必会造成教师的流失,进而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事实上,辽宁省近年来专任教师确实呈现出减少趋势(1),究其原因,除去教师自然退休情况外,也包括教师流出的因素,而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却呈现增长趋势(见2)。

同时,从掌握的辽宁省所普通高校近5年教师流出的数据看,教师流出主要集中在年龄为31-40岁、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副高级及高级职称的教师群体(见345)为此,一方面除了加强辽宁省外部大环境的建设外,还需要高校自身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提升教师对学校的归宿感、认同度和满意度上下功夫

二、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共设计了学校整体认同度、学校教学认同度、学校文化认同度、学校管理认同度四个维度44个问题。发放问卷138份,回收124份,回收率为89.9%,其中有效问卷109份,有效率为87.9%。调查结果运用SPSS Statistics 21.0行统计分析。

经测量,量表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 值为0.958,效度系数KMO值是0.850,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结果达到了显著水平(Sig<0.001),说明本问卷信度和效度可信可靠,能够真实地反映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调查高校教师初次工作选择本校或再次选择本校工作的原因发现:教师初次工作选择本校的原因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学校地理位置、学校的未来发展前景、学校声誉、学校薪酬待遇、学校硬件条件。而教师再次选择本校工作的原因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学校薪酬待遇、学校的未来发展前景、学校科研政策、学校教学政策、学校人事政策。可见,学校薪酬待遇和学校的未来发展前景是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重要方面。

2.在对学校整体认同度调查中发现:“当谈起我所在学校时经常说我们而不是他们”的总体认同度最高,“比较认同”和“很认同”的占比为77.1%;其次是“听到别人称赞我所在学校时感觉就像称赞我一样”,占比为70.7%;认同度最低的是“即便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也不会离开这所学校”,占比仅为28.4%。

3.对学校教学认同度各指标分析中,“我所在学校能为教师提供必备的办公场所和条件”的认同度最高,“比较认同”和“很认同”的占比为47.2%;其次是“我比较满意我所在学校的教学水平”,占比为36.7%;排在最后两项的是“学校教师的所有活动均是围绕教学活动展开”,占比为30.3%;“我对学校的教学政策很满意”,占比为29.6%。

4.对学校文化认同度各指标分析中,“我与同事之间能很好地合作沟通相互帮助”的认同度最高,“比较认同”和“很认同”的占比为78%;其次是“学校同事之间相处地非常友好融洽”,占比为72.4%;排在最后两项的是“我与其他老师在学校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占比为34.8%,“学校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对教师发展支持较大”,占比为34.2%。

5.对学校管理认同度各指标分析中,“我所在学校制度建设比较完善,学校运行有序”的认同度最高,“比较认同”和“很认同”的占比为46.8%;其次是“学校校长有较强领导力,教工对学校比较认同”,占比为45.9%;排在最后两项的是“学校的每个部门设置安排都很合理”,占比为24.1%;“我认为学校目前的人员规模不存在问题”,占比为14.9%。

三、提升辽宁省高校教师学校认同度的几点思考

1.不断提升学校校长的领导力,做好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使学校发展愿景与个人目标相契合,使教师获得使命感。

2.持续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宽松、和谐、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文环境,保障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使教师获得归属感。

3.多方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完善教学条件与设施,定期培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使教师获得成就感。

4.科学实施柔性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理念,及时收集与反馈教师的合理化建议,使教师获得自豪感。

5.切实提高教师的薪酬、住房等福利待遇,关心青年教师的诉求,不断改善全体教师的生活水准,使教师获得幸福感。

总之,教师学校认同度与高校发展密切相关。高校只有内外兼修、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友爱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软硬件环境,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升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度和满意度,使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打造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教师队伍,从而最终促进高校的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唐卫民,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书记、教授)